情调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文学 > 文豪1978 > 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三更万字求月票)

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三更万字求月票)

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三更万字求月票) (第1/2页)

今天家里来了三位客人,章德宁和周燕如就不用说了,都是林朝阳之前在《燕京文艺》发表作品时的编辑。
  
  汪曾琪和林朝阳没什么交往,但也有过两面之缘。一次是在《人民文学》编辑部,一次是在《燕京文学》(当时还叫《燕京文艺》)给《小鞋子》举办的座谈会上。
  
  这会儿才十点出头,林朝阳的菜已经备好了,几个菜如果现在下锅不用半个小时就能出锅。
  
  见这会儿时间还早,他便放下了手中的活,坐下来陪着几个客人聊起了天。
  
  章德宁快一年没拿到林朝阳的稿子了,她向林朝阳得瑟道:“老汪的最近可是广受欢迎。”
  
  刚刚过去的十月份,汪曾琪的短篇《受戒》发表在了《燕京文学》第十期上。
  
  作为《燕京文学》更名后的第一期刊物,这一期的《燕京文学》名家云集,稿件质量可以说是相当的高。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汪曾琪的《受戒》却是异军突起,在刊物发表之后的短短半個月之内便在读者群体内掀起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是汪曾琪今年五月写完的,当时汪曾琪拿给了京剧团的朋友们看,大家都觉得写得不错,但恐怕不太好发表,汪曾琪也就没太积极投稿。
  
  直到七月份,燕京市文化局系统召开了一次各单位座谈会,京剧团的人谈起汪曾琪的这篇《受戒》,引起了同去参会的李轻泉的兴趣。
  
  汪曾琪早年就曾在《燕京文艺》工作过,这两年也有些联系,李轻泉这个刊物负责人对他的感兴趣,汪曾琪自然没有理由不将稿子给李轻泉过目。
  
  李轻泉看过之后,拍板决定发表,并且还是发表在刊物改名后的第一期,由此可见对于这篇的重视。
  
  谁也没有想到,《受戒》一经发表竟会受到读者们的如此追捧。最近这段时间,汪曾琪受到了燕京文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并且这种关注的热度还在不断的发酵。
  
  花甲之年,汪曾琪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有火一把的机会。
  
  “德宁说笑了,受不受欢迎都是读者的事。”汪曾琪客气的说道。
  
  林朝阳挖苦章德宁道:“你看看人家老汪同志的格局,再看看你,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香油。”
  
  章德宁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正打算反唇相讥,周燕如不想听着二人吵架,问道:“朝阳最近写了什么没有?”
  
  “有个构思,不过才刚开头。”
  
  “《赖子的夏天》你写完也都有快一年了吧?是不是没灵感啊?”章德宁揶揄道。
  
  陶玉书替林朝阳解释道:“他今年写了两部电影剧本,又抽出了些时间来看书学习,所以一直没时间写新东西。”
  
  “两部电影剧本?你要改行当编剧啊?”章德宁惊讶的问道,她看向陶玉书问:“谢靳要改编《牧马人》这事我知道,还有一部是给哪个制片厂写的?”
  
  陶玉书笑着说道:“不是给制片厂写剧本,是合拍公司。香江的导演李翰祥想回内地拍电影,合拍公司负责牵线搭桥。李翰祥在人艺看了朝阳的《天下第一楼》,非要让他当这个编剧。”
  
  陶玉书陈述情况的时候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骄傲,任谁都能听出她语气中的炫耀之意。
  
  听着她的话,在场几人脸上难掩惊讶,给香江导演写?
  
  这年头改编电影很常见,作家兼任编剧的情况也有很多,每年国内各大制片厂制作的电影当中有一大批都是改编自近期发表的,之前谢靳要改编《牧马人》就是个例子。
  
  但给香江导演写剧本,大家还是头一次听说。
  
  “这个李翰祥,我好像有点印象。”章德宁皱着眉头迟疑的说道。
  
  周燕如说:“好像是香江的名导演,作品拿过国外大奖,前些年的《大众电影》上还登过消息。”
  
  “没错,他的电影在国际上拿了不少奖。”陶玉书肯定道。
  
  如今的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尚未崛起,在国际上拿过的电影奖项也很少,有这种荣誉加身的也就是谢靳、谢非等少数几位导演,也因着这样的荣誉,让这几位导演在国内拥有了远超一般导演的地位和影响力。
  
  单以国际知名度而言,李翰祥丝毫不逊于国内的几位名导,甚至犹有过之。
  
  因为他的作品是真的走出了国门,除了在香江、湾岛、濠江这些地区之外,在东南亚地区也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听着两人的话,章德宁咋舌道:“这么说朝阳还真厉害啊,连着合作两位名导演,以后难道要转行当编剧?”
  
  林朝阳笑道:“只是恰好有这个合作的机会,还能赚点稿费。”
  
  章德宁幽幽道:“你还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稿费。”
  
  “我靠创作赚钱,你上班是打白工的?”
  
  林朝阳的反问让章德宁哑口无言,汪曾琪附和道:“当作家的写作不就是为了稿费吗?”
  
  此言一出,林朝阳好似找到了知音,与汪曾琪热烈的交流起关于稿费点那些事。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社会上但凡是有点身份的人就耻于谈利,他们开口主义、闭口思想,好像是活在空气里。
  
  林朝阳和汪曾琪显然都不是这样的人,后世曾有人研究汪曾琪与朋友、编辑之间的书信,发现其中在293封信件中,提及稿酬的书信有42封,占据了全部信件的约六分之一。
  
  而汪曾琪更是在信中直言不讳的提到了写信的目的——他在一封与家人的信当中说:为了伱,你们,为了卉卉我得多挣一点钱。
  
  为了家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多赚稿费,这其实是许多人开始写作的目的,只是碍于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多人并不会这样说。
  
  相比之下,林朝阳和汪曾琪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坦然处之,反倒是显得洒脱。
  
  汪曾琪又聊到了过两天人文社要给《赖子的夏天》举办作品研讨会的事,他说他还收到了邀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