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情调文学 > 文豪1978 > 第123章 大家说话可真好听

第123章 大家说话可真好听

第123章 大家说话可真好听 (第1/2页)

林朝阳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当代》也是人文社的,这份在后世号称文学期刊界“四大名旦”的杂志今年才刚刚创刊。
  
  “老李,你这厚此薄彼可不对。”林朝阳调侃道。
  
  李曙光摇了摇头,无奈道:“《人民文学》说到底是文协主导的,文协已经决定从明年开始把它的发行权交给作家出版社了,以后跟我们人文社关系不大了。”
  
  原来如此。
  
  但这不是林朝阳关注的重点,“我是要把给《十月》,跟给《人民文学》还是给《当代》没关系。”
  
  “《十月》又不多给你稿费。”李曙光说了一句。
  
  见林朝阳不为所动,他又劝道:“朝阳,我也算是老编辑了,当编辑的弯弯绕我比你清楚。你还年轻,可不能上了有些人的当。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让你感觉欠了他们的人情,这样一来,以后你有稿子,就不好意思不想着他们了。”
  
  “我跟伱说,你可千万不能这么想问题。作家写稿子,编辑审稿子,这是大家的分工。你跟他们讲人情,他们可不跟你讲人情。你稿子要是不好,他们照样给你刷下来。”
  
  当初刘昕武来约稿diss李晓琳的时候不见烟火气,属于老隐蔽型。
  
  李曙光跟他完全不是一个打法,上来直接奔着下三路去,可以说是毫无节操了。
  
  他这些话要是让老刘听见,估计跟他拼命的心都有,不过李曙光这话倒不是完全信口雌黄。
  
  作家嘛,归根结底还是靠作品说话,跟编辑关系再好也没用,反之亦然。
  
  见林朝阳沉吟着不说话,李曙光也没有再劝,说道:“这样。你明天先去社里把合同重新签了,稿子的事以后再说。”
  
  林朝阳点了点头。
  
  第二天他特意请了个假来到人文社,重新签订了一份合同,然后立刻就领到了一份稿费单。
  
  “这些天《小鞋子》的库存已经卖的差不多了,这回要加印十万册,正好你今天来,把稿费领走。”
  
  “《小鞋子》卖的这么好?”林朝阳意外的说道。
  
  “确实不错。主要是你在读者群体的号召力大,从《牧马人》到《小鞋子》,再到《高山下的花环》每一部作品不仅是评价高,关键是受读者们欢迎,这一点是最难得的。”
  
  李曙光在人文社多年,见了太多作家,许多人写的作品很好,评论界的评价也非常高,但一说到作品销量就一言难尽,出版社可能连稿费都赚不回来,跟这样的作家合作,出版社其实压力也很大。
  
  林朝阳从一出道,作品就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连着几部都是如此,已经逐渐在读者当中形成了口碑和影响力。
  
  以后只要不出意外,出版社跟他合作根本不需要担心赔钱的问题。
  
  “你那本《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还出吗?”李曙光惦记着问道。
  
  “交给战士出版社了。”
  
  “哦。”李曙光心中有些遗憾,但也理解这种情况。
  
  领完了稿费,李曙光送林朝阳出门,还没走到楼门口,就见一个眉目和善的中年人站在门口。
  
  他一见李曙光和林朝阳就上前来,热情的伸出了手,“这位就是朝阳同志吧?哎呀,果然是年轻有为,年轻有为。”
  
  中年人的热情让林朝阳摸不着头脑,李曙光这才介绍道:“这位是《当代》的编辑祝昌盛。”
  
  林朝阳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曙光一眼,说这俩人事先没有通气,他是绝不会相信的。
  
  李曙光面对他的眼神,面色如常,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
  
  林朝阳一個眼神之后也顾不上李曙光了,祝昌盛有点热情的过分,非得拉着他到《当代》编辑部坐坐。
  
  林朝阳稀里糊涂的就被他拉到了位于人文社后楼的《当代》编辑部,这个时候的《当代》刚刚草创半年,人员还不多,但几乎都是人文社的精英。
  
  相比《人民文学》这个抱养回来的丫头,人文社对《当代》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
  
  每期出刊前几个月,都会由总编辑卫君怡召开编前会,由人文社的各个副总编辑、各个编辑部主任、编辑组组长都参加,自报准备提供什么稿件,可以说是举全社之力办《当代》。
  
  当然了,人文社对《当代》的重视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今年7月《当代》创刊号上市发行,七万份杂志一销而空。
  
  到了第二期,销量达到了十一万份,并且供不应求。
  
  按照这个势头,《当代》几乎用不了一年时间便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量级文学杂志。
  
  《当代》现在是季刊,才出了两期就已经显露出名刊的潜力了,但编辑部的压力依旧很大。
  
  说句不夸张的话,人文社可是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倾全社之力如果办不好一份刊物,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当代》终究不可能永远都指望着人文社输血,过了这个阶段,它必须要独立自主,所以现阶段编辑部对于外来稿件可谓是求贤若渴。
  
  祝昌盛把林朝阳拉进办公室,立刻受到了编辑们的热烈欢迎,大家甚至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一群人陪着他一个人聊天。
  
  “真想不到,朝阳同志竟然这么年轻。”
  
  “《牧马人》这篇写的真是有水平,我当时看完印象特别深刻,堪称伤痕文学巅峰之作。”
  
  “我特别喜欢你那部《小鞋子》,清新隽永,不落俗套,宛如一股夏日里的清泉。”
  
  “我看《高山下的花环》才是朝阳同志创作实力的体现,这部的出现可以说是打破了军事题材的常规创作模式,相当具有开创性。”
  
  ……
  
  林朝阳恍惚间记得他与《当代》的编辑们相谈甚欢,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出了编辑部,身后还跟了个尾巴。
  
  “朝阳,走啊!”祝昌盛催促道。
  
  “去哪?”林朝阳愣愣的问道。
  
  “取稿子啊!”
  
  取稿子?
  
  哦,对了,刚才他答应了把新写的那部给《当代》了。
  
  诶?当时我是咋答应的来着?
  
  林朝阳唯一有印象的就是他沉醉于编辑们花团锦簇的赞美之中,大家说话可真好听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